【带索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索”是一个常见的汉字,既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寻找、索取”,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绳索、线索”。在成语中,“索”字也常被用来表达各种含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索”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索”字在成语中多用于表达“寻求、索求”或“绳索、线索”的意思。这些成语有的出自古代典籍,有的则源于日常生活用语。掌握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增强对汉语文化的理解。
二、带“索”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索然无味 | 没有趣味,令人乏味 | 《后汉书》 |
索性 | 直接、干脆地做某事 | 现代汉语常用 |
索垢寻疵 | 找茬、挑剔 | 《旧唐书》 |
索隐行怪 | 探索隐秘之事,行为怪异 | 《礼记》 |
索马衣 | 一种古代战袍,比喻身份高贵 | 《左传》 |
索居离群 | 孤独地生活,不与人交往 | 《礼记》 |
索我何为 | 问我要什么 | 《诗经》 |
索然寡味 | 没有滋味,枯燥无趣 | 现代汉语常用 |
索骥得鱼 | 比喻按照线索找到目标 | 《后汉书》 |
索尽枯肠 | 思考到极点,形容极度思索 | 《晋书》 |
三、小结
以上列出的成语中,“索”字的含义多样,既有“寻找、追求”的意思,也有“绳索、线索”的具体指代。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应用。通过了解这些成语,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深入地体会汉语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