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上一句】一、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善恶的重要论述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本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但只有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这种本心。
其上一句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这句话强调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内心都具备道德的种子,只是能否保持和发扬,取决于个人的修养与选择。孟子通过这一观点,鼓励人们注重内在修养,培养良知,成为真正的贤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句子 |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上一句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作者 |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
核心思想 | 人性本善,贤者能守其本心 |
意义 | 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鼓励人向善 |
现代启示 | 每个人都有善的潜能,关键在于自我修养与坚持 |
三、结语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个人道德责任的提醒。它告诉我们,善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应努力守护的内在品质。通过不断学习与反思,我们都能成为那个“不丧其心”的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