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王宅里寻常见的岐王指的是谁】“岐王宅里寻常可见”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其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一句,描绘了诗人与李龟年在长安时的交往情景。那么,“岐王”到底是谁?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人物身份及文学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岐王”是唐代一位重要的宗室贵族,全名李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他因封地在岐山附近,故被称为“岐王”。岐王在当时不仅是皇室成员,还是一位喜好文艺、广纳贤才的贵族,常在自己的府邸中宴请文人墨客,如诗人杜甫、李龟年等。
杜甫在诗中提到“岐王宅里寻常可见”,说明他在年轻时经常出入岐王府,与当时的文人雅士有较多接触。这种经历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反映出盛唐时期文人与权贵之间的密切关系。
因此,“岐王”并非泛指某类人物,而是特指唐代宗室中的李范,一位在文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贵族。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原句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岐王是谁 | 李范,唐玄宗李隆基之弟 |
封号 | 岐王(因封地在岐山附近) |
身份 | 唐代宗室贵族,喜好文艺,广纳贤才 |
文化地位 | 当时文人雅士常去其府邸聚会,是文化圈的重要人物 |
与杜甫关系 | 杜甫曾多次出入岐王府,受到其赏识和礼遇 |
诗中意义 | 表现盛唐时期文人与权贵之间的互动,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
三、结语
“岐王宅里寻常可见”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了解“岐王”是谁,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这也提醒我们,在阅读古诗时,不仅要关注字面意思,更要结合历史背景,才能真正领悟其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