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的意思是什么】“不绝如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气息或事物等虽然微弱但持续不断。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表达中都较为常见,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
一、成语解析
成语名称:不绝如缕
拼音:bù jué rú lǚ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之不章,行而不远。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虽非直接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声音或气息的细微而不断。
字面意思:
- 不绝:不断,没有停止。
- 如缕:像一根丝线一样细而不断。
整体含义:形容声音、气息、情感等虽然微弱,但持续不断,难以中断。
二、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示例 |
描述声音 | 演奏古琴时,音调不绝如缕,令人回味无穷。 |
描述情感 | 她的思念不绝如缕,仿佛从未间断。 |
描述生命迹象 | 医院里的心电图显示,病人的心跳不绝如缕,说明尚有生命体征。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始终如一、绵延不绝、连绵不断 |
反义词 | 截然不同、戛然而止、突然中断 |
四、总结
“不绝如缕”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微弱但持续不断”的状态。它不仅用于描述声音或气息,也可以用于表达情感、生命力等抽象概念。在写作或口语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绝如缕 |
拼音 | bù jué rú lǚ |
含义 | 形容声音、气息或情感等微弱但持续不断 |
出处 | 多见于古代文献及文学作品 |
使用场景 | 音乐、情感、生命迹象等 |
近义词 | 始终如一、绵延不绝 |
反义词 | 戛然而止、突然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