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介绍】鲥鱼,又称“时鱼”或“三文鱼”,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和咸水交界处的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春季时节最为珍贵。
鲥鱼的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滋补强身、健脾开胃等功效。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且繁殖周期较长,近年来野生鲥鱼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市场上多为人工养殖品种。
以下是关于鲥鱼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鲥鱼 |
学名 | Tenualosa reevesii(中华鲥) |
英文名称 | Chinese shad |
分布地区 | 中国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以及东南亚部分水域 |
生活环境 | 淡水与咸水交界处,喜欢水质清澈、流速较缓的河段 |
食用季节 | 春季(3月至5月)为最佳食用期 |
肉质特点 | 细腻、柔嫩、味道鲜美 |
营养价值 | 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B族及钙、磷等矿物质 |
繁殖习性 | 洄游性鱼类,产卵期需回到淡水区域 |
保护现状 | 野生资源减少,已被列为保护物种,市场多为人工养殖 |
常见做法 | 清蒸、红烧、炖汤 |
总的来说,鲥鱼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更是生态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合理开发和保护鲥鱼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