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数总和法怎么计算折旧】在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中,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一种常用的加速折旧方法。它根据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按逐年递减的比例计提折旧,使得前期折旧费用较高,后期较低。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使用初期效率高、价值下降快的资产。
以下是年数总和法的基本计算步骤及示例说明:
一、基本原理
年数总和法的核心是将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相加得到一个总和,然后每年按照剩余使用年限与总和的比例来计算当年的折旧额。
公式如下:
$$
\text{年折旧率} = \frac{\text{剩余使用年限}}{\text{年数总和}}
$$
$$
\text{年折旧额} = (\text{原值} - \text{净残值}) \times \text{年折旧率}
$$
其中,“年数总和”为:1 + 2 + 3 + … + n = $\frac{n(n+1)}{2}$
二、计算步骤
1. 确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2. 确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n);
3. 确定资产的净残值;
4. 计算年数总和;
5. 按照每年剩余使用年限计算折旧率;
6. 根据折旧率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7. 累计折旧并核对最终账面价值。
三、示例说明
假设某设备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10,000元。
| 年份 | 剩余使用年限 | 折旧率 | 折旧额(元) | 累计折旧(元) | 账面价值(元) |
| 第1年 | 5 | 5/15 | 30,000 | 30,000 | 70,000 |
| 第2年 | 4 | 4/15 | 24,000 | 54,000 | 46,000 |
| 第3年 | 3 | 3/15 | 18,000 | 72,000 | 28,000 |
| 第4年 | 2 | 2/15 | 12,000 | 84,000 | 16,000 |
| 第5年 | 1 | 1/15 | 6,000 | 90,000 | 10,000(净残值) |
注:
- 年数总和 = 1+2+3+4+5 = 15
- 折旧基数 = 原值 - 净残值 = 100,000 - 10,000 = 90,000
- 每年折旧额 = 90,000 × 对应年份的折旧率
四、总结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合理的折旧方式,尤其适合技术更新快、使用初期损耗较大的资产。通过逐年递减的折旧率,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匹配资产的使用效益与成本支出。
该方法虽然增加了前期的成本负担,但有助于减少后期的税务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趋势。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会计政策进行合理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