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的意思解释】“不绝如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气息、联系等极其微弱但仍在持续的状态。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象征意义。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不绝 | 持续不断 |
如缕 | 像一根丝线一样细弱 |
整体意思: 形容声音、气息、联系等虽微弱,但仍然连续不断,未完全中断。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势若风,其声若雷,其气若云,其力若山,而其音不绝如缕。”
- 用法: 多用于描写声音、气息、情感、关系等的延续状态,带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意境感。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若断若续、绵延不绝、余音绕梁 |
反义词 | 截断、中断、戛然而止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声音 | 钟声不绝如缕,回荡在山谷之间。 |
表达情感 | 爱情虽历经波折,仍不绝如缕。 |
形容关系 | 老友之间的友情,不绝如缕,从未断绝。 |
五、总结
“不绝如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微弱但持续的存在状态。它不仅可用于描述物理上的声音或气息,也可用于表达情感、关系或精神层面的延续。在写作中使用此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的展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绝如缕”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