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经纶是什么意思】“满腹经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才学丰富。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文人学者的赞誉,意指其胸中充满经典著作,具备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及相关知识,以下是对“满腹经纶”的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满腹经纶 |
拼音 | mǎn fù jīng lún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朗性好学,有文才,尤善辞令,时人谓之‘满腹经纶’。” |
字面意思 | “经”指儒家经典,“纶”是古代用来系在鱼竿上的丝线,比喻文章或典籍。字面意思是“胸中装满了经典”。 |
引申义 | 形容人很有学问、才学出众,尤其在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有深厚积累。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学识丰富、才华横溢。 |
近义词 |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古通今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学识浅薄、一知半解 |
二、用法举例
1. 他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授,讲课时引经据典,令人佩服。
2. 这位作家之所以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是因为他满腹经纶,见多识广。
三、文化背景
“满腹经纶”源于古代士人以研读儒家经典为荣的传统。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年代,读书人若能熟读《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便被视为有真才实学之人。因此,“满腹经纶”不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肯定,也象征着一种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
四、总结
“满腹经纶”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对学识丰富的赞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在学术、文学、思想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人。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交流中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