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铤亡群的意思】“兽铤亡群”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兽死不择音,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原意是指野兽在危急时会不顾一切地逃跑,甚至不惜伤害同伴。后来引申为人在走投无路时,为了求生或摆脱困境,会做出极端、危险甚至不道德的行为。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绝望中做出的非常规行为,强调的是环境压力和心理状态对人行为的影响。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兽铤亡群 |
拼音 | shòu tǐng wáng qú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本义 | 野兽在危急时逃窜,不顾同伴 |
引申义 | 人在绝境中采取极端手段以求生存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在极度压力下的行为表现 |
同义词 | 饥不择食、铤而走险、穷则思变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从容不迫 |
二、详细解释
“兽铤亡群”中的“铤”指快跑、奔逃;“亡群”意为离开群体。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野兽在受到威胁时,为了活命而不顾一切地逃离,甚至可能伤害其他同类。这种行为虽然出于本能,但在人类社会中,往往被视为一种无奈或极端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兽铤亡群”可以用来比喻人在面临巨大压力或危机时,可能会放弃平时的道德准则,选择更为激进或冒险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在经济困顿、生活无望的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走上违法道路,这就是“兽铤亡群”的体现。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用于分析人物行为、探讨社会现象或描述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变化。
- 避免滥用:此成语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不宜用于褒义语境。
- 搭配词语:可与“铤而走险”、“走投无路”等成语连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结语
“兽铤亡群”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人性在极端环境下反应的深刻描写。它提醒我们,面对困境时,既要理解人的本能反应,也要努力寻找理性和合法的出路,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