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秋思落谁家原文介绍】“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描写中秋月夜思念之情的经典诗句。这句诗以含蓄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秋思”归属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介绍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作者 | 王建(唐代)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诗句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主题 | 中秋思亲、离别之愁 |
风格 | 含蓄、婉约、情感深沉 |
艺术特色 |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余韵悠长 |
二、诗句解析
“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表面写的是中秋月夜,人们都在仰望明月,但诗人却在问:这浓浓的秋思,究竟落在谁的家中?这里的“秋思”不仅指秋天的思绪,也暗含着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情感,而是用疑问的方式,让读者去体会那份淡淡的哀愁与牵挂。
三、诗歌背景
王建生活在唐朝中后期,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有漂泊之感。这首诗正是他在中秋之夜,因思念友人杜郎中而写下。通过描绘月夜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四、艺术价值
1. 意境深远:诗中“月明”与“秋思”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
2. 情感真挚:诗人虽未直抒胸臆,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3. 语言凝练:全诗仅28字,却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内容,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概括性。
五、结语
“不知秋思落谁家”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在中秋佳节这样的团圆时刻,思念往往是最真实的情感。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中有爱,便能感受到彼此的牵挂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