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公输原文】《公输》是《墨子》一书中的名篇,选自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文章通过墨子与公输盘的对话,展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他机智勇敢、善于辩论的精神。
一、
《公输》讲述了战国时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得知后,从鲁国出发,长途跋涉来到楚国,劝阻楚王和公输盘不要发动战争。墨子以理服人,用逻辑和事实说服了公输盘和楚王,最终使楚国放弃了对宋国的进攻。
文章主要围绕“非攻”这一主题展开,强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
二、原文节选(节选自课文)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公输盘不说。
>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三、关键人物及作用
人物 | 角色 | 作用 |
墨子 | 本文主人公 | 主张“兼爱”“非攻”,劝阻战争,展现智慧与勇气 |
公输盘 | 楚国工匠 | 初时助楚攻宋,后被墨子说服,放弃攻击计划 |
楚王 | 楚国君主 | 最终接受墨子建议,放弃攻宋 |
四、文章主旨
《公输》通过墨子与公输盘的对话,表达了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核心理念。同时,文章也展示了墨子在面对强权时的冷静与智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五、学习要点
1. 理解“兼爱”“非攻”的含义。
2. 掌握文言词语的翻译与理解。
3. 分析人物性格及语言特点。
4. 领会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六、总结
《公输》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智慧不仅是口才,更是对人性与正义的坚持。墨子用他的行动证明了: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只要坚定信念,就能改变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