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的诫是什么意思】《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篇家书,内容简短而深刻,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与教诲。其中,“诫”字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关键词之一,理解“诫”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思想内涵。
一、
“诫”在古汉语中,意为“告诫、劝诫”,常用于长辈对晚辈的规劝或警示。在《诫子书》中,“诫”不仅表示劝告,还带有严肃、庄重的语气,体现出诸葛亮作为父亲和智者的责任感与深情厚意。
通过“诫子书”这一标题,我们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以一种严肃而恳切的态度,向自己的儿子提出忠告与教导,希望他能够修身养德、立志成才。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在《诫子书》中的作用 | 示例 |
诫 | jiè | 告诫、劝诫 | 表达作者对儿子的规劝与期望 | “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书” |
子 | zǐ | 儿子、子女 | 指代被劝诫的对象 | “诫子书”即“给儿子的劝诫之书” |
书 | shū | 书信、文章 | 文体形式 | “诫子书”即“一封劝诫儿子的书信” |
三、结语
“诫子书”的“诫”字,承载了诸葛亮对儿子深切的期望与殷切的嘱托。它不仅是语言上的劝告,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责任的体现。通过这篇短文,我们不仅了解了“诫”的含义,也感受到古代士人教育子女时的用心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