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哪几年期间】“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它是中国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一时期,国家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后续的“十三五”乃至“十四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时间范围总结
“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范围是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到2015年12月31日结束,共计五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二、表格:十二五期间主要时间节点及重点任务
时间节点 | 主要事件或任务 |
2011年 | “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提出“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 |
2012年 |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2013年 | 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2014年 |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 |
2015年 |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评估 |
三、总结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五年的发展,中国在经济总量、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的成果不仅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虽然已经过去,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指导着中国的政策方向和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