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势均力敌解释及出处

2025-09-20 08:39:17

问题描述:

势均力敌解释及出处,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8:39:17

势均力敌解释及出处】在中文成语中,“势均力敌”是一个常用且形象的表达,常用于描述双方实力相当、难分高下的情形。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广泛应用于体育、商业、政治等多个领域。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势均力敌
拼音 shì jūn lì dí
含义 双方力量相等,难分胜负。
用法 多用于形容竞争双方或对抗双方的实力相当。
近义词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反义词 力不从心、寡不敌众、不堪一击

二、成语出处

“势均力敌”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部将程普,年长于瑜,每与瑜议,多不从。瑜曰:‘公瑾,人之英杰,才略兼备,吾不如也。’普亦叹曰:‘公瑾,真丈夫也!’时人谓之‘势均力敌’。”

不过,这一说法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和演变,成为形容双方实力相当的经典表达。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使用示例
体育比赛 两支队伍实力相当,比赛打得势均力敌。
商业竞争 两家公司在市场上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政治斗争 两位候选人势均力敌,选情胶着。

四、总结

“势均力敌”是一个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用来形容双方在力量、能力、地位等方面基本对等的情况。它不仅体现了汉语语言的精炼之美,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平衡与公平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竞技、谈判还是合作,“势均力敌”的状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挑战和更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可能带来更公平的结果。因此,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与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观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