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浆屠狗成语解释】“卖浆屠狗”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卖酒的人和杀狗的人,比喻从事低微、卑贱职业的人。后来引申为出身贫寒、身份低微之人,也常用来形容人虽出身平凡,但可能有不凡的志向或能力。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同情或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虽然字面意思较为平淡,但在特定语境下,也能体现出一种励志或讽刺的意味。
成语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卖浆屠狗 |
拼音 | mài jiāng tú gǒu |
出处 |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其后人或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陈涉。于是,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注:原文中未直接出现“卖浆屠狗”,但“佣耕”“屠狗”等描写与此相关) |
释义 | 原指卖酒、杀狗的小贩,后泛指身份低微、出身卑贱的人。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物出身或社会地位较低,也可带有一定讽刺意味。 |
近义词 | 庶民、草根、市井之徒 |
反义词 | 贵族、权贵、显赫人士 |
例句 | “他虽出身卖浆屠狗之家,却心怀大志,终成一代名将。” |
总结
“卖浆屠狗”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社会底层人物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分化。在现代使用中,它既可以表示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也可以用来强调一个人即使出身卑微,也可能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成语的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读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