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眀月几时有作者是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本文将对这首词的作者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大文豪苏轼(1037—1101)所写的一首词。该词创作于公元1076年(丙辰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任职,正值中秋佳节,他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写下此词。全词借月抒怀,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亲人团聚的渴望,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历来被广泛传诵。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在散文方面成就斐然,在诗词、书法、绘画等领域也均有卓越贡献。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洒脱,富有哲理与人情味,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二、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词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 作者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 创作时间 | 公元1076年(丙辰年) |
| 创作背景 | 中秋夜,思念弟弟苏辙 |
| 词体 |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属于长调 |
| 作者身份 |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 |
| 代表作品 |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
| 词作特点 |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 |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千古绝唱”,影响深远 |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这首词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思乡”“团圆”主题的经典表达。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这首词的历史背景、作者身份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