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指的是什么意思】“呕心沥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件事情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心血,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竭尽全力的地步。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通常用于赞美那些在工作、学习或创作中非常专注和执着的人。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呕心沥血 |
| 拼音 | ōu xīn lì xuè |
| 出处 | 最早见于唐代李商隐《李贺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 |
| 含义 | 形容费尽心思、付出极大努力,甚至牺牲健康去完成某件事。 |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赞扬他人在工作、学习、创作等方面的刻苦精神。 |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带有敬佩和感动的情绪。 |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敷衍了事、草率从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创作:
一位作家为了写一部小说,连续几个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不眠不休,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2. 科研工作:
科研人员为了一个实验结果,反复尝试、修改方案,最终取得突破,这种精神也常被形容为“呕心沥血”。
3. 教育事业:
教师为了学生的成长,不断备课、辅导、关心学生心理,体现了“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
三、注意事项
- “呕心沥血”虽然表达的是积极的努力,但若过度使用,也可能让人觉得有些夸张。
- 在正式场合使用时,应注意语气的恰当性,避免误解为贬义。
四、结语
“呕心沥血”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唯有全身心投入,才能真正实现价值。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团队合作,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