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旁征博引出处于哪里

2025-11-14 02:33:42

问题描述:

旁征博引出处于哪里,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02:33:42

旁征博引出处于哪里】“旁征博引”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论述或写作中广泛引用各种资料、典故、文献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然而,“旁征博引”这一成语究竟出自何处?这是许多读者关心的问题。

为了更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以下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

一、

“旁征博引”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与学术著作中,其核心意思是“广泛地引用他人的言论或文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善于借助多方资料,使论点更加严谨、丰富。

虽然“旁征博引”没有一个明确的单一出处,但在古代文人笔记、诗词评论以及学术文章中,可以找到类似表达的使用痕迹。例如,在《文心雕龙》《世说新语》等经典文献中,都有类似的引用方式,虽未直接出现“旁征博引”四字,但其精神内涵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说“旁征博引”是后人根据古文写作习惯提炼出来的成语,而非某一具体文献中的原文。

二、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旁征博引
含义 广泛引用他人的言论、文献或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出处 无确切原始出处,常见于后世文人笔下,源于古代文风中广泛引用的习惯。
文献记载 在《文心雕龙》《世说新语》等古代文献中可见类似引用方式,但未直接出现该成语。
使用场景 常用于学术写作、论文、演讲、辩论等需要逻辑支撑和资料引用的场合。
近义词 博古通今、引经据典、引证充分
反义词 言之无物、空洞无物、缺乏依据
现代应用 多用于评价文章内容丰富、论证严密,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或说服力。

三、结语

“旁征博引”虽无明确出处,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注重引经据典、广采博收的写作传统。在现代写作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提醒我们在表达观点时应多参考权威资料,提升文章的深度与可信度。

通过合理运用“旁征博引”,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能展现作者的知识储备与思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