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蚍蜉撼大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一诗。这句诗原本是韩愈用来讽刺当时一些人不自量力、妄图挑战权威的行为。后来,这句话被广泛引用,成为形容不自量力、以小搏大的典型表达。
一、原文出处
“蚍蜉撼大树”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调张籍》一诗,原句为: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意思是:蚂蚁想要摇动大树,真是可笑又不自量力。
二、诗句解析
|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 蚍蜉 | 小蚂蚁,比喻力量微弱的人或事物 | 常用于形容渺小的力量 |
| 撼 | 摇动、动摇 | 表示试图改变或影响某事 |
| 大树 | 比喻强大的对手或难以撼动的事物 | 常用于指代权威、强大势力等 |
| 可笑不自量 | 可笑地不自量力 | 表达对行为的否定和讽刺 |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蚍蜉撼大树”常用于:
- 批评那些企图挑战强权却毫无胜算的行为;
- 描述某些人盲目自信、不切实际的举动;
- 作为比喻,强调力量悬殊、不可逆转的局势。
四、相关拓展
| 成语 | 出处 | 含义 |
| 以卵击石 | 《荀子·劝学》 | 比喻力量悬殊,自不量力 |
| 井底之蛙 | 《庄子》 | 比喻见识狭窄,不知天高地厚 |
| 狗拿耗子 | 民间俗语 | 比喻多管闲事,不自量力 |
五、总结
“蚍蜉撼大树”的下一句是“可笑不自量”,出自韩愈的《调张籍》。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不自量力行为的讽刺。在现代,它已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试图挑战强大对手却注定失败的行为。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蚍蜉撼大树 |
| 下一句 | 可笑不自量 |
| 出处 | 韩愈《调张籍》 |
| 释义 | 形容不自量力,以小搏大 |
| 现代用法 | 批评盲目行为、比喻力量悬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