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手胝足什么意思】“胼手胝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艰苦的劳动中手上和脚上都长出了厚茧。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辛劳,也象征着一个人在奋斗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胼手 | 手上因长期劳作而生出的厚茧 |
| 痍足 | 脚上因长期行走或劳作而生出的厚茧 |
| 成语整体意思 | 形容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身体非常辛苦 |
二、成语来源
“胼手胝足”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其民之病也,如是则有疾疢,虽有贤者,不能救也。今我无德而贪,民将弃我,其可得乎?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人先成其民,而后致力于神。故曰:‘百姓皆安,然后神明至焉。’”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劳动者辛勤工作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使用举例 |
| 描述劳动者的艰辛 | “他为了养家,常年在外打工,胼手胝足,十分辛苦。” |
| 表达对奋斗者的敬意 | “老一辈人都是胼手胝足地建设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
| 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形象 | “他从小胼手胝足,长大后终于有所成就。”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风餐露宿、含辛茹苦、吃苦耐劳 |
| 反义词 | 养尊处优、安逸享乐、坐享其成 |
五、总结
“胼手胝足”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它不仅仅描述了身体上的劳累,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坚韧与毅力。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了解“胼手胝足”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刻苦的传统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