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低点。对于中国各地来说,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因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了解这一数据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地理气候特征,也对建筑设计、农业规划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以下是部分中国主要城市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总结数据,供参考。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概述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在正午时分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数值越大,表示太阳越接近天顶,光线越强,温度越高。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同纬度的城市在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会有所不同。
中国的地理位置横跨多个纬度带,从北纬18°左右的海南岛到北纬53°左右的漠河,太阳高度角差异显著。因此,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变化。
二、各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表
城市 | 纬度(N) |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 |
北京 | 39.9° | 26.7 |
上海 | 31.2° | 34.5 |
广州 | 23.1° | 42.2 |
成都 | 30.7° | 35.0 |
西安 | 34.3° | 31.0 |
哈尔滨 | 45.8° | 21.5 |
拉萨 | 29.7° | 36.0 |
乌鲁木齐 | 43.8° | 23.0 |
海口 | 19.9° | 45.3 |
沈阳 | 41.8° | 24.5 |
三、总结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随着纬度的升高,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例如,位于低纬度的海口,冬至日太阳高度角高达45.3°,而高纬度的哈尔滨则只有21.5°。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性的特点。
此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建筑采光、太阳能利用、农业生产等都有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合理设计房屋朝向、安装太阳能设备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了解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认识自然环境,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注:以上数据为理论计算值,实际观测可能因地形、大气条件等因素略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