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苦心孤诣”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非常用心、专心致志,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追求某个目标。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强调的是坚持不懈、专注投入的精神。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苦心孤诣 |
拼音 | kǔ xīn gū yì |
出处 | 出自清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其苦心孤诣,非庸人所能及。” |
字面意思 | “苦心”指费尽心思,“孤诣”指独到的见解或成就。合起来是说:费尽心思,独自钻研,达到很高的境界。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学习、研究、创作等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毅力与专注力。 |
近义词 | 埋头苦干、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敷衍了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学习中 | 他为了通过考试,苦心孤诣地复习每一个知识点。 |
研究中 | 这位科学家苦心孤诣多年,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
创作中 | 作家苦心孤诣地打磨作品,只为写出一部传世之作。 |
三、常见误用提醒
1. 不要滥用:虽然“苦心孤诣”有褒义,但不能随便用于所有努力的行为,需结合具体情境。
2. 避免口语化: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注意搭配:通常与“钻研”、“研究”、“学习”等词搭配使用。
四、总结
“苦心孤诣”是一个表达专注与坚持的成语,适用于描述那些在某一领域付出极大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人或行为。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努力,也反映了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