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的中位数公式】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一个重要的集中趋势指标,用于表示数据集中的中间值。当数据以频率分布的形式出现时,计算中位数需要使用特定的公式来确定其位置。本文将总结“频率的中位数公式”,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一、中位数的定义
中位数(Median)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对于奇数个数据点,中位数是正中间的那个数;对于偶数个数据点,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在频率分布表中,数据被分组为不同的区间,并记录每个区间的频数。此时,中位数的计算需要结合频率分布的特点。
二、频率分布中的中位数公式
在频率分布表中,中位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
\text{中位数} = L + \left( \frac{\frac{N}{2} - F}{f} \right) \times w
$$
其中:
| 符号 | 含义 |
| $ L $ | 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
| $ N $ | 总频数(即所有数据的个数) |
| $ F $ | 小于中位数所在组的累计频数 |
| $ f $ | 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
| $ w $ | 组距(即该组的区间长度) |
三、计算步骤
1. 确定总频数 $ N $:将所有频数相加。
2. 找到中位数的位置:$ \frac{N}{2} $。
3. 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别:找到累计频数首次超过 $ \frac{N}{2} $ 的组。
4. 代入公式计算中位数。
四、示例说明
以下是一个频率分布表的例子,用于演示中位数的计算过程:
| 分组区间 | 频数(f) | 累计频数(F) |
| 0 – 10 | 5 | 5 |
| 10 – 20 | 8 | 13 |
| 20 – 30 | 12 | 25 |
| 30 – 40 | 7 | 32 |
| 40 – 50 | 3 | 35 |
- 总频数 $ N = 35 $
- 中位数位置 $ \frac{N}{2} = 17.5 $
- 累计频数首次超过 17.5 的组是 20 – 30,因此中位数位于此组。
根据公式:
- $ L = 20 $
- $ N = 35 $
- $ F = 13 $
- $ f = 12 $
- $ w = 10 $
$$
\text{中位数} = 20 + \left( \frac{17.5 - 13}{12} \right) \times 10 = 20 + \left( \frac{4.5}{12} \right) \times 10 = 20 + 3.75 = 23.75
$$
五、总结表格
| 概念 | 内容 |
| 中位数定义 | 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值 |
| 公式 | $ \text{中位数} = L + \left( \frac{\frac{N}{2} - F}{f} \right) \times w $ |
| 符号含义 | $ L $:中位数所在组下限;$ N $:总频数;$ F $:小于中位数组的累计频数;$ f $:中位数组频数;$ w $:组距 |
| 计算步骤 | 确定总频数 → 找到中位数位置 → 确定中位数组 → 代入公式 |
| 示例结果 | 在本例中,中位数约为 23.75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频率分布表中计算中位数需要结合累计频数和组距等参数,合理运用公式可以准确得出中位数的值。这对于数据分析、统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