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新标准】为规范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确保工程量统计的准确性与统一性,国家相关部门在2017年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此次修订旨在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明确各类建筑结构的计算方式,减少因理解差异导致的争议。
以下是对2017年最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主要计算原则和适用范围。
一、主要计算原则总结
1. 建筑面积的定义: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各层的建筑面积之和。
2. 计算范围:包括房屋的主体结构、附属设施及部分封闭空间。
3. 不计入建筑面积的情况:如独立烟囱、水塔、室外楼梯等非永久性构筑物。
4. 层高限制:对于层高不足2.2米的部分,按1/2计算;超过2.2米则按全面积计算。
5. 特殊结构处理:如坡屋顶、架空层、地下室等,需根据具体构造进行分类计算。
二、2017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对照表
| 计算项目 | 计算方式 | 说明 |
| 一般楼层 | 按外墙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包括墙体、楼板等结构 |
| 层高不足2.2米的空间 | 按1/2面积计算 | 如设备层、夹层等 |
| 地下室 | 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若有顶盖且高度≥2.2米 |
| 架空层 | 按实际使用面积计算 | 无围护结构时可按1/2计算 |
| 坡屋顶 | 按不同高度分段计算 | 高度≥1.2米的部分按全面积 |
| 室外楼梯 | 按其水平投影面积1/2计算 | 有顶盖者可按全面积 |
| 独立柱或支撑结构 | 不计入建筑面积 | 如独立烟囱、水塔等 |
| 通廊、走廊 | 按其外围面积计算 | 有顶盖且有围护结构 |
| 阁楼、夹层 | 按实际使用面积计算 | 仅限于有围护结构的区域 |
三、注意事项
- 建筑面积计算应结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避免主观判断。
- 对于特殊结构或新型建筑形式,应参照相关规范或咨询专业人员。
- 在实际应用中,地方政策可能对国家标准有所补充或调整,需注意本地规定。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2017年发布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更加细致、全面,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是房地产开发商,都应充分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规则,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