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何所似全诗】一、
“飘飘何所似”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书怀》。原诗为: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会。“飘飘何所似”一句,以“沙鸥”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无依、四处漂泊的状态,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归宿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是杜甫晚年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二、原文与解析对照表
| 诗句 | 原文 | 解析 |
| 第一句 | 细草微风岸 | 描写岸边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 |
| 第二句 | 危樯独夜舟 | “危樯”指高高的桅杆,“独夜舟”表现诗人独自在夜晚行舟,突出了孤独感。 |
| 第三句 | 星垂平野阔 | 星星低垂在广阔的平原上,展现大自然的辽阔与壮美。 |
| 第四句 | 月涌大江流 | 月亮倒映在江水中,江水奔腾不息,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的动荡。 |
| 第五句 | 名岂文章著 | 表达诗人对名声的看法,认为名声不应仅靠文章来获得。 |
| 第六句 | 官应老病休 | 说明诗人因年老多病而辞官,反映出现实的无奈。 |
| 第七句 | 飘飘何所似 | 直接提出问题,表达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彷徨。 |
| 第八句 | 天地一沙鸥 | 用“沙鸥”比喻自己,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如浮萍般漂泊无依的处境。 |
三、结语
“飘飘何所似”不仅是杜甫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也是对人生归宿的一种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诗人深沉的哲思与悲悯情怀。这种“沙鸥”的意象,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