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跛而行矣,不如乘舆之速也。然则君子之学也,其志在远,其心在公,其德在厚,其业在精。若夫蚍蜉撼树,何足道哉!”后来,“蚍蜉撼树”被用来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势力试图动摇强大的事物,结果注定失败。
“蚍蜉撼树”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试图做一件力不从心、难以成功的尝试,常带有讽刺意味。这个成语强调了力量悬殊、目标与能力不符的现实,提醒人们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蚍蜉撼树 |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 字面意思 | 蚂蚁摇动大树 |
| 比喻意义 | 力量微小者试图动摇强大事物,注定失败 |
| 使用场景 | 讽刺他人不自量力、盲目行动 |
| 近义词 |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
| 反义词 | 知难而进、量力而行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语气带贬义 |
| 示例 | 他想凭一己之力改变公司制度,简直是蚍蜉撼树。 |
通过了解“蚍蜉撼树”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避免误用或误解这一成语的真正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