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擒的意思是什么】“束手就擒”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困境或敌人时,无法反抗、只能被动接受被俘或失败的情况。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主动或被动地落入对方掌控之中。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束手 | 拳头紧握,形容无能为力或无法行动 |
就擒 | 被捕获、被抓获 |
整体意思 | 形容人在无计可施、无法抵抗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被捕或失败的命运 |
二、成语出处
“束手就擒”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典籍中,后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例如:
> “敌军势大,我军兵力不足,只得束手就擒。”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军事战场 | 战斗失败后,士兵无路可退,只能投降 |
法律案件 | 犯罪分子被警方包围,无法逃脱而被捕 |
日常生活 | 面对强大的对手,感到无力反抗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俯首称臣、自投罗网、无路可逃 |
反义词 | 奋起反抗、东山再起、死战不降 |
五、用法示例
- 他虽然想逃,但已被包围,最终束手就擒。
-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束手就擒,等待援军到来。
六、总结
“束手就擒”是一个带有无奈和被动意味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力量悬殊或局势不利的情况下,人物不得不放弃抵抗、接受命运安排的情境。它不仅出现在历史文献中,在现代口语和写作中也十分常见,能够生动地表达一种无力感和顺从的态度。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相关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